南丹中学的南丹中学校史
南丹县中学创建于1939年秋,迄今已70个春秋。在抗日烽火里诞生,在解放硝烟中成长,在社会主义阳光下壮大,这就是南丹县中学特有的历史。一、解放前的南丹县中学 南丹县地处桂西北,是与云、黔、川往来的咽喉之地,兴庠办学,裁桃育李,显得特别重要。但一直到1936年南丹才与河池联办初中,校址在今河池镇。按照两县协议,办学经费,两县均摊,招生人数,两县相等。但由于交通不便,家庭经济负担重,前往河池读书的仅有七人。再者,受地方民族主义影响,南丹学生到河池就读,常受当地学生的歧视,纷纷弃学。有鉴于此,社会贤达、有识之士向县府和参议会提出自己办中学的强烈要求。县府多次呈文请示省府,南丹人民办学的诚心打动了省府当局,一九三九年冬终获批准。同年,县里组织了建校招生委员会,校名定为南丹县立国民中学,开始挂牌办公。当时无校舍、无教室 、无课桌、无校长,难度很大。由于条件限制,只得招取国中和师训各一班,学制分别定为两年和一年。 一九四零年秋,学校正式举行开学典礼,县长徐居及各科室负责人,参议会大多数议员以及社会贤达,踊跃助学的知名人士参加了庆典。 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四年又先后招了国二、国三、国四、四五、国六班。 一九四四年冬,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进南丹,全校师生疏散逃难,一九四五年学校被迫停办。一九四六年春才恢复开课。校舍定在五枫坡。二、解放后五枫坡时期的南丹县中学(1950~1963) 一九五零年一月十四日,南丹县宣布解放,南丹县立初级中学定名为“广西省南丹县初级中学”。 一九五一年春,南丹中学才开始恢复招生办学。一九六二年秋,罗富中学撤销并入丹中。三、搬迁校址和“文革”十年(1963~1976) 一九六三年九月,南丹中学从狭小的五枫坡搬到了开阔平坦的旧农械厂,这就是现在的南丹县中学校址。 一九六五年六月二十五日,县府下文,恢复南丹中学高中部,新招高八班,并招收一个简师班,学生509人,教职工37人。 一九七一年底统计,学校高中部有7个班,初中部有8个,加上一个师训班,共16个班,学生785人。四、拨乱反正时期(1977~1985) 粉碎“四人帮”后,党中央拨乱反正,提出“实事求是”的方针,否定两个“估计”,学校开始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教学上来。初步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注重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学校先后落实平反和纠正了教职工的冤假错案,受到迫害冤屈的教职工得到了平反。吕立汉同志调任专职党支部书记。 一九七八年四月,自治区革委会下文,确定南丹县中学为县级重点中学。 一九八四年八月政府下文,撤销南丹县中学高中部,将高中部学生部分骨干教师并往南丹县高级中学。五、巩固、发展、优化、提高阶段 从一九八六年秋委,县府下文,给南丹县中学面向全县招生两个班。实行试验班和普通班编制,实验班挑选责任心强,有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担任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这样的班,基础较好,学风浓,有利于提高质量。容易出人才。一九八八三月统计,当时有初中部19个班,学生1042人,教职工72人。 一九九二年八月三日,县人民政府下文,恢复南丹县中学高中部。一九九三年七月,在县人民政府的具体指导安排下,南丹县山口林场与南丹县中学达成委托协议书。山口中学撤销,部分教师和大部分学生并入丹中。随着初高中增班扩招,师生人数由88年秋19个班。学生1042人,教职工72人增至29个班 ,学生1672人,教职工115人。辛勤的耕耘,结成了累累硕果。八八年以来,学校先后获得团中央等三个单位授予的“实践教育先进单位”和“学雷锋,学赖宁系列活动先进单位”。自治区授予的爱国卫生先进单位,为第四届民运会做出突出贡献先进集体。自治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地区授予的文明先进单位 ,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地区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县委、县政府授予的教育工作、学雷锋先进单位、敬老好儿女先进单位。 斗转星移,光荫荏苒。南丹县中学经历了两种社会形态,六次搬迁校址。七十六个春秋的风风雨雨,半个多世纪的鲜花果实,烙印着耕耘者们的深深足迹。他们用心血换来的累累硕果。喜看桃李笑枝头,日夜辛劳后人知。七十六个岁月风风雨雨的锤炼,使南丹县中学日益壮大,今后 的前程更加光明,今后的事业更加辉煌。我校师生员工将会继续以“严谨、博学、业精、创新”的精神,再接再厉,把南丹县中学办成一所社会主义的现代新型学校。
南丹县中学属于哪个社区
车马社区。南丹中学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县城西北的莲花山山麓,南丹县中学属于车马社区,背靠绵延数公顷森林,空气清新,四季温差小,是广大学子求学增知的理想圣地。
南丹中学如何报名
南丹中学官方网站报名。
1、首先打开浏览器搜索南丹中学官方网站,点击进入此网站。
2、其次点击网站导航栏中的报名及查询功能按钮。
3、最后在弹出的新网页中输入学号姓名等相关信息等待录取信息发送到手机中即可。
一年底统计,学校高中部有7个班,初中部有8个,加上一个师训班,共16个班,学生785人。四、拨乱反正时期(1977~1985) 粉碎“四人帮”后,党中央拨乱反正,提出“实事求是”的方针,否定两个“估计”,学校开始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教学上来。初步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注重教学管
,一九四五年学校被迫停办。一九四六年春才恢复开课。校舍定在五枫坡。二、解放后五枫坡时期的南丹县中学(1950~1963) 一九五零年一月十四日,南丹县宣布解放,南丹县立初级中学定名
会贤达、有识之士向县府和参议会提出自己办中学的强烈要求。县府多次呈文请示省府,南丹人民办学的诚心打动了省府当局,一九三九年冬终获批准。同年,县里组织了建校招生委员会,校名定为南丹县立国民中学,开始挂牌办公。当时无校舍、无教室 、无课桌、无校长,难度很大。由于
,共16个班,学生785人。四、拨乱反正时期(1977~1985) 粉碎“四人帮”后,党中央拨乱反正,提出“实事求是”的方针,否定两个“估计”,学校开始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教学上来。初步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注重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学校先后落实平反和纠正了教职工的冤假错案,受到迫害冤屈的
为“广西省南丹县初级中学”。 一九五一年春,南丹中学才开始恢复招生办学。一九六二年秋,罗富中学撤销并入丹中。三、搬迁校址和“文革”十年(1963~1976) 一九六三年九月,南丹中学从狭小的五枫坡搬到了开阔平坦的旧农械厂,这就是现在的南丹县中学校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