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案云平台破解(古今医案集成)

hacker|
106

古今医案平台为啥网页版登录不上

网络的问题。网页版登录不上多数是网络连接异常导致。

1、首先打开电脑检查网络。

2、其次打开古今医案平台进行测试网络连接是否异常。

3、最后点击重新连接网络后重新登录该平台与即可。

《叶方发微》叶天士治肝二十二法

1

制肝安胃法

(《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门·朱案》)

【主治】肝乘于胃,其气冲逆。呕吐不食,或吞酸,痞胀,眩晕,不食,胃痛,头巅痛,吐蛔,脉左弦右弱等。

【处方】人参9g,白茯苓9g,乌梅9g,白芍9g,黄连3g,川楝子6g,淡干姜6g,川椒3g,清半夏9g。

【加减】脉右坚有力,体不虚者,去人参、茯苓;吐酸水、脘痛者,加吴萸;脉微细,阳伤者,去黄连、川楝子,加淡附片;泄泻者,去黄连、川楝子、川椒,加白术、木瓜、荷叶、甘草。

【体会】《内经》称“阳明为阖”,阖则无可乘之隙。若阳明之虚,空洞若谷而不阖,则厥阴风木得以乘之,使胃失降下之性、消化之职,则呕吐、不食、疼痛等病皆作。方中人参、茯苓补其胃,乌梅、白芍制其肝;肝寄相火,黄连、川楝子之苦以降火,得姜椒之辛热,成苦与辛合,能降能通,再入半夏以止呕吐。凡肝乘其胃与肝强胃弱所引起诸病,以此法加减,皆可立效。叶氏论乌梅,有云:“梅占先春,花发最早,得少阳生气,非酸敛之收药,得连、楝苦寒,《内经》所谓酸苦泄热也。”余每用于病后不食而兼有热象者恒效。

2

平肝和胃法

(《未刻本叶氏医案》)

【主治】肝木犯胃。脘中胀痛,呕逆,或兼痰气不食者。

【处方】黄连5g,淡吴萸2.4g,清半夏9g,白茯苓9g,广橘红6g,生姜汁2匙。

【加减】脉虚不食者,加人参;胃中寒痛者,去黄连,加高良姜;脉弦,痛在少腹者,去黄连,加青皮、小茴香;肝火盛者,去橘红,加川楝子。

【体会】此辛通苦降之法,吴萸平其肝,夏、苓、姜、橘和其胃,正合苦与辛合,能降能通,通则不痛,降则不呕,使肝气得平,胃气得和,自然肝胃调和而痊。

3

镇肝扶胃法

(《临证指南医案·噫嗳门·王案》)

【主治】肝风扇动,上扰于胃。泛吐涎沫,噫气,不食或口耳牵引者。

【处方】旋覆花9g,代赭石12g,人参9g,茯苓9g,姜半夏9g,生姜3片。

【加减】呃逆者,去旋覆花,加丁香皮、干柿蒂;便溏,吐食者,去旋覆花,加白术。

【体会】此仲景旋覆代赭汤之加减法,去甘草、大枣之守中,加茯苓之淡渗,即参苓通补其胃,旋覆散结下气,代赭重镇逆气,佐小半夏汤止呕和胃。盖胃性原属下降,反逆而上者,肝乘故也。丹溪云:“上升之气,多从肝出。”因肝气升逆,致胃腑不降。张锡纯以为,“赭石,为赤铁矿之石,系三氧化二铁,用以制肝镇逆也”。

4

缓肝益胃法

(《临证指南医案·肝风门·胡案》)

【主治】肝虚胃弱或病后体虚,胃纳不旺。

【处方】人参9g,茯神9g,炙甘草6g,生谷芽9g,木瓜9g,南枣3枚。

【加减】胃阴虚口干者,加原麦冬;胃虚肝乘,久泻不食者,去南枣,加乌梅、炒菟丝子;兼肝火,头痛,目赤者,去南枣、谷芽,加丹皮、桑叶。

【体会】肝为刚脏,其性急躁,又为风木之脏,最易犯胃。此法用参苓益胃,佐南枣纯甘之味以养胃体,谷芽鼓舞胃气,以理胃之用;胃之贼者为肝,故用木瓜之酸以泄肝;入甘草以调和诸药,共成缓肝益胃之效。《内经》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全剂南枣、甘草得甘味最厚,不特养胃补虚,且可缓肝之急,用于虚人病后,胃气不醒者,最为合适。

5

泄肝扶脾法

(《临证指南医案·泄泻门·徐案》)

【主治】肝强脾弱。脘腹胀痛,腹鸣泄泻,或肠风久泄,清晨瘕泄等。

【处方】人参9g,炒白术9g,白茯苓9g,炙甘草2.4g,大乌梅9g,宣木瓜12g。

【加减】晨起泄泻者,加炒菟丝子;脘腹寒胀者,去乌梅、甘草,加陈皮、厚朴、附子;兼肝火寝食不适者,去木瓜、乌梅,加丹皮、桑叶;脘腹胀痛,呕吐者,去乌梅、木瓜,加吴萸、白芍。

【体会】脾虚则清气不升而泻,肝风乘之则腹鸣、胀痛。法取四君子汤以扶脾,加乌梅、木瓜以泄肝,肝得泄而脾始可扶,即东垣谓“治脾胃必先治肝”之义。

6

肝胃同治法

(《未刻本叶氏医案》)

【主治】肝阴不足。胃纳衰减,或兼头晕欲吐,脉弦而涩。

【处方】制首乌9g,枸杞子9g,刺蒺藜9g,桑椹子9g,穞豆衣6g,白茯神9g,南枣3枚。

【加减】呕吐者,加紫石英;头痛者,加黄菊花;肝虚目花者,去穞豆衣、南枣,加石决明、白菊花。

【体会】此方制首乌、枸杞子、桑椹子味甘多液以养肝,刺蒺藜、穞豆衣平肝息风以理肝,茯苓行阳入胃,南枣甘润安中。肝为刚脏,其阴易亏,胃为阳土,亦宜柔润,今肝得养而胃亦同养,一方两利,故名同治。

7

肝脾同治法

(《三家医案合刻·叶天士医案》)

【主治】面萎黄少泽,纳食不旺,每交春夏阳升,情志不适必吐血,脉弦促而芤。

【处方】人参9g,茯神9g,炙甘草3g,当归身6g,白芍6g,炒枣仁9g,远志6g,桂圆肉6g。

【体会】肝藏血,脾统血。其肝郁脾虚之体,每当春时阳气升腾,复因郁怒,则五志之火内动,气机悖逆,脾土受戕,肝脾藏统失司而吐血。法当肝脾两调,取归脾汤去芪、术、木香诸刚性动药,加白芍以和肝脾之阴,俾脏阴充复,阳不妄升,其血自止,所谓“急宜培养中宫,中流砥柱,风阳不得上越,而血可止矣”。观叶氏用药,凡中气衰微,饮食减少者,每用甘温守中、补中之法,深得仲景之旨。

8

清肝息风法

(《临证指南医案·肝风门·梁案》)

【主治】热耗脏阴,肝风内动。神识愤愦,或手足瘛疭,或头痛不止,或头目昏眩等。

【处方】石决明30g,钩藤18g,生地18g,羚羊角6g,桑叶6g,黄菊花9g。

【加减】神识昏迷不醒者,去生地,加犀角(水牛角代)、鲜菖蒲、郁金;兼痰者,加胆南星、竹沥;脉弦,头胀,耳鸣,颧热者,去羚羊角、菊花、钩藤,加夏枯草、石斛、茯神。

【体会】肝为风木之脏,主动,主升。升动无制则神明被扰,头目昏眩,甚则神识不清。方用羚羊角、钩藤清肝止痉,石决明介类潜阳,菊花、桑叶平肝息风,生地滋阴增液,合而共成清肝息风,滋阴潜阳之效。

9

潜阳息风法

(《种福堂公选良方·续医案》)

【主治】脏阴亏损,阳化内风,上实下虚。头晕,耳鸣,肉,肢麻,身若浮云,脚步如悬等。

【处方】大熟地120g,龟甲90g,左牡蛎90g,山萸肉60g,五味子30g,白茯神60g,灵磁石30g,青盐15g,牛膝90g。

上九味蜜丸,或山药糊为丸,如梧子大。

【加减】胃虚纳差者,去山萸肉、磁石,加人参;遗精者,去磁石、青盐、牛膝,加芡实、莲子、金樱子。

【体会】肾主水,藏精,肝赖肾水以涵养,遂其生发条达之性。若肾精亏损,肾水不足,则肝失涵养,而致肝阳上亢,虚风内动,上蒙清窍,诸病乃生。《内经》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今阴液亏乏而不与阳平,则阳失依恋,不与阴秘。阳主动,动则升腾上扰,遂成下虚上实之病。上实者,风阳鼓动,头旋、耳鸣、烦躁不安、肢麻、汗泄,甚则昏蒙、痉厥等症频起;下虚者,少阴之阴既竭,厥阴之阳窃发是也。故叶氏云:“但身中阳化内风,非发散可解,非沉寒可清,与六气火风迥异。”诚为精确不磨之论。治法取静以制动,加以潜阳,用熟地滋少阴之水,萸味酸以收之,龟牡介以潜之,磁石重以镇之,青盐润下,牛膝下行,全料阴药,虑其呆滞,入茯神淡渗行阳,走而不守,以斡旋阴阳和洽之效,脏阴亏损,非旦夕可复,故取丸方缓图。

10

柔肝息风法

(《未刻本叶氏医案》)

【主治】肝阴亏损,内风扰动。头目不清,眩晕,或心悸,脘痹,咽阻,筋惕,肌麻,心烦,不寐,牙痛,脉左数右虚等。

【处方】大生地18g,阿胶9g,牡蛎12g,白芍9g,天冬9g,茯神9g。

【加减】中虚者,加甘草、红枣;不寐者,去白芍,加鸡子黄;喉痒,干咳者,去白芍、牡蛎,加沙参、麦冬。

【体会】肝脏内寄相火,体阴而用阳,于卦为“震”,一阳下蓄,禀少阳春生之性。若阴液枯少,阳失依附,则动而生风,此风上冒清窍则眩晕、耳鸣,甚则状如中厥,舌喑难言;游行扰络,则吐血、衄血,变幻多端,勃然而至。方用生地、阿胶柔润养肝,牡蛎、白芍咸酸息风,天冬生上下之津,茯苓理阴阳之位,方虽平淡,功效颇伟。

11

和血祛风法

(《临证指南医案·头风门·王案》)

【主治】血虚之体,头风疼痛,遇寒而发。

【处方】大川芎3g,当归身9g,白芍9g,刺蒺藜9g,青桑枝一尺。

【加减】呕吐者,加茯苓、半夏;目痛昏赤者,去川芎,加菊花、钩藤。

【体会】厥阴风木,须阴血以濡养,如血液空虚,则刚燥生风,是宜和血养血为主。“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当取当归、白芍以养血,川芎以和血,刺蒺藜、桑枝以祛风,使血和风平,头痛自解。

12

养肝祛风法

(《临证指南医案·中风门·钱案》)

【主治】中风。肢体偏枯在左,血虚不荣筋骨,内风袭络,脉左缓大。

【处方】制首乌120g(烘),枸杞子60g(去蒂),当归身60g,怀牛膝60g(蒸),明天麻60g(面煨),三角胡麻60g(打碎水洗十次,烘),黄菊花90g(水煎汁),川石斛120g(水煎汁),小黑豆衣120g(水煎汁)。

用三汁膏加蜜为丸,丸极细,每服12g,开水送。

【加减】肝虚风动上巅,头目不清者,去三角胡麻、天麻、当归身;血虚风动,左臂木痛引肩者,去石斛、牛膝、黑豆衣、天麻,加柏子仁、刺蒺藜、桑枝。

【体会】肝藏血,血荣筋。今血虚液枯,不能涵养肝木,内风袭络,血不荣筋,筋乃拘急而肢体偏枯,故与外风无关。方取杞子、首乌以养肝,归身、胡麻以养血,天麻、黑豆衣、菊花以息风,石斛滋阳明津液以溉四肢,牛膝强壮筋骨且制升动。营虚弱体,非汤剂可涤可攻,用丸剂缓图,取渐养渐痊之义。其制法三汁为丸极细,皆寓精意。

中风偏瘫不必拘泥于“右瘫属气虚,左瘫属血虚”,临床应据脉症,辨明阴虚或阳虚。若阴虚筋脉拘急,肢体不用者,则用此法;若阳虚肢体缓疭不收者,则宜补气活血,通络祛风,每用补阳还五汤,疗效较佳。倘配合针灸、推拿、理疗等法,可显著增强疗效,缩短病程。

13

甘缓和肝法

(《临证指南医案·惊门·陈案》)

【主治】脏躁证。悲伤哭泣,象如神灵所作,或面色青白,入夜颧赤,头蒙,耳响,舌心干而不饮,或惊惕少寐,心悸不安,或惊恐畏怯等。

【处方】淮小麦30g,甘草9g,大枣6枚,炒枣仁18g,白芍9g。

【加减】惊恐、畏怯者,去白芍,加龙骨、牡蛎;肝风头晕甚者,去枣仁,加生地、阿胶、牡蛎;营虚多汗,寒热,腹痛者,去枣仁,加当归。

【体会】愚见中医学所称之肝脏,非指实质之肝脏而言,乃主要指现代医学之神经系统。《内经》云:“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若肝胆非指神经系统,何以有计谋、思虑及是非决断等意识?其他如《内经》中“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在志为怒,怒伤肝”,等等,皆言及神经之生理或病理。因此,中医学从肝辨证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有其科学的一面。脏躁证,类似歇斯底里,中医辄谓因情志抑郁或思虑过度,心肝阴受损,致脏阴不足而成,仲景立甘麦大枣汤治之。《内经》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方中取甘草甘缓和中,缓其急迫紧张之势;小麦甘凉之性,宁心火以养肝阴;大枣甘而多液,滋补脾营;叶氏加入枣仁、白芍以增强养阴安神之力。全剂合成甘缓之性,有和肝、缓肝的解急之效。但非急骤见功,须多服为佳。此方叶案变化极多,余遵而用之,治验多人。

14

甘酸养肝法

(《古今医案按·癫狂门》)

【主治】操持太过,谋虑不决,肝阴胆汁两耗,阳阴脉空风动。癫狂病,手足牵掣搐掉,掣掉作则心明,掣掉止则神昏。

【处方】白芍9g,山萸肉9g,白石英18g,淮小麦18g,南枣18g,炙甘草3g。

【加减】产后液伤,络虚风动,忽然腰腹大痛,或攒膝跗足底,或引胁肩胛,甚则呕吐者,去萸肉、石英,加阿胶、生地;营阴耗损,神烦心悸,头晕者,去石英、萸肉,加柏子仁、茯神。

【体会】叶言操持太过,谋虑不决,乃遵《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之说推论病原。阳阴脉空风动,系引《难经·二十九难》中“阴为病,阳缓而阴急;阳为病,阴缓而阳急”之论推求病机。盖肝胆液耗,肾阴亦伤,而阴为足少阴肾经之别脉,阳为足太阳膀胱经之别脉,足少阴与足太阳互为表里,故阴阳脉亦因之而空虚。阴阳脉主濡目养筋以司运动,今脉气空虚,肝胆风阳乘虚而袭,则掣掉作而心明;“风者,善行而数变”,肝胆风阳乘太阳经脉之虚,上入于脑,则掣掉止而神昏。然万变不离其宗,本病总属脏阴亏损,内风游动所致。故取甘麦大枣汤润燥缓急,萸肉、白芍涵肝敛阴,石英温润镇冲,合成酸甘化阴之法。俾脏阴复,营血足,脉充盈,风自息,则癫疾解。

甘缓和肝法去枣仁,加萸肉、石英,即甘酸养肝法。前为甘缓,此属甘酸,主方虽同,稍予加减,法则即变。细读叶案,大有“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之感。

15

温肾凉肝法

(《公福堂种选良方·续医案》)

【主治】下虚上实体质,内风陡发,忽然口颊斜,耳窍无闻。

【处方】大熟地18g,龟甲12g,枸杞子9g,淡苁蓉9g,五味子9g,粉丹皮6g,天门冬9g,川石斛9g,磁石15g,甘菊花6g。

【加减】肝肾精虚,足痿难行者,去五味、丹皮、石斛、菊花,加牛膝、巴戟、当归、虎骨(现多用牛、猪骨代)。

【体会】观叶氏治肝肾大法,凡肝肾之阴皆虚者,如《临证指南医案·肝风门》云:“大凡肝肾宜润宜凉,龙相宁,则水源生矣。”此为论其常,如乙癸同治等方即是。然又有阴损及阳之病,肾主水火之司,下元空虚,不独肾阴之一者而已,其肾阳亦多有衰弱不振者。仲景有肾气丸之设,而桂附气味雄烈,精血虚涸之体能免辛热劫液之弊耶?况内风阳动,刚热更可助阳,能无意外之虑乎?故叶氏凡遇肾虚不能涵肝,肝阳化风震动者,有温养肾精,佐以凉肝之法。《叶氏医案存真》中又云:“肾中内寓真火,宜温,肝木相火宜凉,凡益肾取乎温养,必佐凉肝以监制,方无偏党。”此番议论,精确不磨,是常法外之又一法也。

方中熟地、龟甲以益阴填下,苁蓉、枸杞以温养真火,丹皮、菊花以凉肝,石斛、天冬以生津,五味子敛纳于下,灵磁石重镇于上,以制阳气上升也。

16

固摄平肝法

(《种福堂公选良方·续医案》)

【主治】脉动如数,按之不鼓,便血日久,吸促如喘,心悸,耳鸣;或脉细,悠悠头巅疼痛,自利兼血,汗出淋漓,不渴,昏倦如寐,舌紫绛等。

【处方】禹余粮12g,赤石脂12g,人参9g,五味子9g,山萸肉9g,宣木瓜9g,菟丝子饼为丸。

【加减】舌紫绛,头痛者,去萸肉、菟丝子,加炙甘草。

【体会】此固摄少阴兼平肝风之法从仲景桃花汤化出。桃花汤为治少阴阳虚,填塞阳明之法,今变化为治少阴液虚风动之方。其意谓便血日久,脂液暗耗,肝肾之阴必伤,肝阴耗则风阳越,肾阴竭则关闸撤,然胃腑以通为补,而关门不固,焉有平期?是出其通权达变之治,用以固胃关即是摄少阴。方义见叶氏自注:“李先知曰:‘下焦有病人难会,须用余粮、赤石脂。’以土属外刚内柔,味酸质厚,能填阳明空漏;人参益气生津,合木瓜以入胃,萸味酸收,敛液固阴,以息肝风。盖阳明阳土,宜济以柔,不用刚燥,虑其劫液耳。”剖析甚详,毋庸再赘。

17

清肝泻火法

(《临证指南医案·肝火门·葛案》)

【主治】肝经郁火,嗔怒致伤,木火上升。咽痛不寐,或目赤,颊肿,耳鸣,脉象弦数。

【处方】粉丹皮6g,冬桑叶6g,黑山栀9g,钩藤9g,夏枯草9g。

【加减】不寐者,去夏枯草,加半夏、茯神;耳下肿,有核者,加川贝、牡蛎;胸脘微痛者,去夏枯草,加菊花;口苦,热盛者,加龙胆草;肝火郁胃,胸痞,脘嘈者,去钩藤、夏枯草,加石决明、细生地、三角胡麻。

【体会】此为治肝经郁火,肝阴未伤之证。肝为将军之官,风木之脏,内寄相火。凡五志七情之动,悉从火化,火从其类,故肝火之病极多;火性炎上,而头为至高之位,每受其累。因火自风发,用桑叶、钩藤清肝息风,佐夏枯草兼散郁结;丹皮泄肝凉血,栀子导火下行。合之共奏清肝泻火,消风散肿之效。

18

疏肝解郁法

(《临证指南医案·调经门·华案》)

【主治】肝经气郁。胁痛寒热,脉弦涩而虚或妇人气郁,月经不调。

【处方】柴胡9g,白芍9g,当归9g,郁金6g,香附6g,茯苓9g。

【加减】气滞胁肋胀痛者,去当归、白芍,加青皮、橘叶;气血热者,加山栀、丹皮。

【体会】此法即逍遥散加减,逍遥散从肝脾两调立法,治因郁致损,土木交伤之病。今肝气郁结,脾气无伤,则宜减健脾守中之白术、甘草,加郁金、香附以理肝气,气得畅而郁亦解矣;理气血药中,柴胡微升,以引少阳生气,使肝木条达,遂其曲直之性。若内热外热盛者,加丹皮解肌热,焦栀清内热,是取加味逍遥之义。

19

泄肝止痛法

(《未刻本叶氏医案》)

【主治】肝郁不疏,脘腹疼痛,时或呕逆,脉弦口苦,或脘闷,吞酸,不食等。

【处方】川楝子6g,淡吴萸3g,生香附6g,小青皮5g,延胡索9g,川黄连3g。

【加减】兼寒者,去黄连,加桂枝、川椒;痰浊上逆者,去黄连,加半夏、茯苓。

【体会】肝藏血,主疏泄。肝郁则经气不利,胁肋疼痛;由郁生热而犯胃,则脘痛、呕吐、吞酸、不食、舌红苔黄、脉弦。《内经》云,“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呕吐酸,皆属于热”。故治宜泄肝以止痛。川楝、延胡为金铃子散,一泄气分之热,一行血分之滞,为治热厥心痛佳剂;川连、吴萸为左金丸,苦辛化浊,通降清热;再以香附、青皮疏理肝气;盖肝为刚脏,内寄相火,相火动则君火亦无有不动,法用川楝平相火,黄连平君火,二火宁,痛可止。

20

息风祛痰法

(《临证指南医案·痰门·张案》)

【主治】虚风震动,湿痰壅盛。头晕,肢麻,胸闷气窒。

【处方】明天麻5g,刺蒺藜9g,钩藤9g,白茯苓9g,清半夏9g,广橘红5g。

【加减】热痰阻咽,咯吐不利者,去半夏、橘红,加川贝,竹沥;痰火头痛者,加山栀、菊花;胸闷,恶寒者,加桂枝。

【体会】清阳不旋,湿痰生;内风日沸,眩晕起。丹溪有“无痰不作眩”之谓。湿痰治法,首推二陈,今减甘草之守中助湿,欲其流利之速,加天麻、钩藤以平肝息风,共为风痰两解之治。此法与半夏白术天麻汤都治风痰眩晕。对比之下,此法以平肝息风为主,佐以化痰,宜于肝风挟痰上冒之证;后方以运脾燥湿为主,兼以息风,宜于痰浊上扰,引动肝风之证。组方侧重不同,应证亦各有别。

21

宣泄肝火法

(《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门·张案》)

【主治】因郁悒强饮,木火犯胃,胃气不得下行所致纳谷脘中噎梗,脉小弦。

【处方】淡豆豉9g,黑山栀9g,广郁金9g,川黄连5g,淡竹茹9g,清半夏6g,粉丹皮9g,生姜3片。

【加减】气火上郁,脘中窒痛,呕涎者,去丹皮、黄连,加瓜蒌皮、杏仁;因郁怒而致心胸及背痛甚,至气阻咽喉,呼吸有声,吐涎沫,又不热渴者,去连、夏、丹、姜、茹,加瓜蒌皮、杏仁、枇杷叶;脉数,按之涩,腹痛,呕吐,痧秽格拒者,去郁、连、茹、丹、姜,加豆蔻、桔梗、广皮;舌黄,微渴,痰多咳逆,食下欲噎,病在肺胃者,去连、茹、夏、丹、姜,加杏仁、枇杷叶、瓜蒌皮。

【体会】此为苦辛泄降,以宣泄肝火之法。用栀子豉汤加郁金以宣上焦肺气;用黄连之苦降,生姜、半夏之辛开,丹皮佐栀子以泻火凉肝;竹茹佐豆豉以和胃气。观叶氏栀子豉汤之运用,凡上中两焦气结热郁之病,皆可以此方加减治之。既可用于外感病,如风温、暑温、湿温等,又可用于杂病,如眩晕、脘痞、胃痛、呕吐、吐血等。每加入微苦微辛之药,意取微苦以清降,微辛以宣通,如杏仁、瓜蒌皮、郁金、豆蔻、橘红、枳壳之类,应用极广,细阅原书可知。

22

泻火宁心法

(《临证指南医案·癫痫门·叶案》)

【主治】五志阳升,热冒头巅,神识如蒙,或不寐,惊狂初起等。

【处方】生地30g,龙胆草6g,芦荟6g,木通6g,黑山栀10g,丹参12g,青黛3g,薄荷叶15g。

【加减】痰多,苔腻者,加胆南星、橘红;大便秘结者,兼服当归龙荟丸。

【体会】肝脏内寄相火,在志为怒。因恼怒惊恐,相火窃发,上扰神明,则夜不入寐,神识昏蒙,语言时昏时清,现代医学称歇斯底里发作。初起宜泻火安神,法取河间当归龙荟丸,去四黄、二香、当归、神曲,加生地、丹参、薄荷。以胆草、芦荟、青黛苦寒凉肝泻火,山栀、木通导火下行;然泻火必须补水,故入生地以滋肾,丹参以宁心;妙在稍加薄荷一味,有轻散上达之功,免诸药苦寒沉滞之弊。叶氏云:“今以阳逆狂乱,非苦药之降,未能清爽其神识也。”此法意在苦寒直降,使上扰之肝火得以下泻,精神乃可复常。凡癫狂初起,投以此法,屡试屡效。

上述治肝二十二法,以见叶氏治肝妙用之一斑。是以治肝之法纷繁,而于治疗杂病为尤多也。昔王旭高生于叶氏之后,所著《西溪书屋夜话录》阐明肝病治法,较为详尽。王氏归纳为肝气、肝风、肝火三者立言,其实乃采叶氏之法,加以归纳发挥而已

小建中汤不仅仅是温里剂

小建中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饴糖(30g)桂枝(9g)芍药(18g)生姜(9g)大枣(6枚)炙甘草(6g)

【用法】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取汁,兑入饴糖,文火加热溶化,分两次温服)。

【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

【证候】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

【病机】该方病证因中焦虚寒,肝脾失和,化源不足所致。中焦虚寒,肝木乘土,故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中焦虚寒,化源匮乏,气血俱虚,故见心悸、面色无华、发热、口燥咽干等。症虽不同,病本则一,总由中焦虚寒所致。治当温中补虚而兼养阴,和里缓急而能止痛。

【方解】方中重用甘温质润之饴糖为君,温补中焦,缓急止痛。臣以辛温之桂枝温阳气,祛寒邪;酸甘之白芍养营阴,缓肝急,止腹痛。佐以生姜温胃散寒,大枣补脾益气。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是为佐使之用。其中饴糖配桂枝,辛甘化阳,温中焦而补脾虚;芍药配甘草,酸甘化阴,缓肝急而止腹痛。六药合用,温中补虚缓急之中,蕴有柔肝理脾、益阴和阳之意,用之可使中气强健,阴阳气血生化有源,故以“建中”名之。

【禁忌】呕吐或中满者不宜使用;阴虚火旺之胃脘疼痛者忌用。

【案例】

(1) 刘渡舟医案 :李妇,38岁。产后失血过多,又加天气严寒,而腹中疼痛,痛时自觉肚皮向里抽动。此时,必须用热物温暖,方能缓解。切其脉弦细而责,视其舌淡嫩,苔薄。辨为血虚而不养肝,肝急而刑脾,脾主腹,是以拘急疼痛,而遇寒更甚。为疏:桂枝10g,白芍30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7枚,当归10g,饴糖40g(烊化)。此方服3剂,而腹痛不发。转方用双和饮气血两补收功。

按:本案为典型的虚寒腹痛,由血虚不能养肝,肝急刑脾所致,以腹中急痛,喜温喜按,脉弦而细为特征。小建中汤在补益脾胃之中兼能平肝胆之气,又能缓解筋脉之拘急,用于本案正中其机。据刘老经验,治疗脾气虚弱,肝胆气急腹痛,可先服小建中汤,然后再用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芍药,效果更佳。

(2) 胡希恕医案 :张某,男,42岁。1966年6月10日初诊。胃脘隐痛反复发作已5年,经检查诊断为“胃黏膜脱垂”。近常饿时胃脘痛,恶寒怕冷,口中渴不思饮,大便微溏,日2次行,下肢瘫软。先与附子理中汤治之不效,后细问症,据有汗出恶风,脉缓,知为表虚中寒之证,故予小建中汤:桂枝10g,白芍18g,生姜10g,大枣4枚,炙甘草6g,饴糖45g(分冲)。服6剂胃脘痛已,但饿时仍不适,大便溏好转,但仍日2行,再服上方。7月1日复诊,除大便微溏外,余无不适。

按:中焦虚寒,胃络失煦而疼痛。治宜温中寒,缓里急。附子理中汤虽能中,但无缓急之功,故用之乏效。惟小建中汤辛甘化阳而温里,酸甘化阴而缓急,正中病机,故投之痛已。

(3) 魏传余医案 :李某,女,24岁。1987年6月6日就诊。于6个月前觉吞咽梗阻,食后呕吐,时轻时重。轻时,吞咽干食困难;重时,稀饭、开水均难咽下。伴胸胁疼痛,失眠易怒。经某医院检查,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今日因吞咽梗阻,食后呕吐加重,而来就诊。刻下面色苍白,语声低微,倦怠乏力,烦躁易怒,舌质淡嫩、苔少而干,脉细弱。辨证:中焦虑寒,脾胃失健。治法:温中补虚,健脾强胃。小建中汤主之:桂枝30g,白芍60g,炙甘草、大枣、生姜各10g,饴糖100g。8剂后,症状消失,再做食道钡餐检查数次,均未发现异常。

按:中气虚弱,贲门失于弛缓,吞咽不能,而致噎膈。有是证使用是药,小建中汤补益脾胃,建立中气,待中气建,则吞咽自如,是以获效。

(4) 李凤翔医案 :患者,女,5岁,3个月来下午低热,久治不愈。面白,体瘦,食少,精神萎靡,大便干,曰1次,脉象沉细无力,舌质淡,苔正常,诊为虚劳。处方:小建中汤加党参、黄芪、当归。2剂后,热退神增,精神转佳。7剂后复诊,仍有低热,依方继服14剂。

按:观本案脉证,属气虚发热无疑。《素问•调经论》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治当培补中气,调和阴阳。待中气建立、阴阳平衡,则发热自退,此王旭高所谓“土厚火自敛也”。

(5) 万桂华医案 :唐某某,女,21岁。病已20余日,因急性胃肠炎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吐泻诸症均除,惟留高热不退。曾服苦寒、甘寒、辛凉及西药磺胺类药物10余曰,皆未获效。症状:高热烦渴,渴喜热饮而不多饮,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黄肌瘦,神疲乏力,不思饮食,舌质淡红,脉象细弱而数。证属气虚发热,拟“甘温除大热”法,宜小建中汤加减治之:白芍12g,白术9g,桂枝5g,黄芪24g,大枣3枚,甘草6g,饴糖30g(冲服)。2剂而愈。

按:气虚发热,多为低热不除,然亦有高热不退者,同样可用“甘温除大热”之法治之。本案脾气虚甚,故加黄芪、白术以帮助气健脾之力。

(6) 吴达昌医案 :张某,男,6岁。患者自1987年3月始有口渴、小便频数等症,后逐渐加重,至1987年9月,每昼夜饮水量竟达4000多毫升,小便约20次,多次化验尿糖、血糖无异常,曾在某医院诊断为“消渴症”,住院治疗两天,症状无改善。1988年4月23日就诊:面色不华,精神萎靡,口渴、小便频数清长,纳差,舌淡苔薄白,脉沉无力。综观脉证,此乃脾阳亏虚,运化失常。

治宜温阳健脾,予小建中汤。处方:饴糖30g,桂枝5g,白芍10g,大枣10g,生姜5g,炙甘草5g,水煎服(饴糖溶化冲服),每日1剂,嘱服5剂。药后,口渴、尿频等症明显减轻。效不更方,再服15剂,每昼夜饮水减少至2000mL左右,每晚小便3〜5次,面容始转红润,纳增,精神好转。服药50余剂后,诸症悉除。1年后追访,未见复发。

按:口渴、尿频,消渴症也。然舌淡、脉沉,非阴虚燥热也,乃阳虚不运之象。益脾阳不足,失于运化,水津不布而下趋,故口渴、小便多矣。渴当饮水自救,怎奈脾惰不运,则饮愈多,而小便愈频。治当温中健脾,补土以制水,待水津四布,则口渴、尿频自除。

(7) 陈大启医案 :戴某某,女,22岁,未婚。三年来行经腹痛,第一、二天痛剧,开始血量少,待3日血量渐多而痛稍减,色淡有块,周期尚准。平素喜暖畏寒,体倦乏力,不耐劳累,经至必服止痛片及中药,以求暂安。此次行经少腹痛剧,虽已过10余日,少腹仍绵绵作痛,时有发胀,舌淡苔白,脉细而迟,此系中气虚弱,气血不足,脾胃阳虚,寒积作痛,宣温中散寒,缓急止痛。给予小建中汤,连进10剂后,适值经再至,此次疼痛大减,未服止痛片,又续服20余剂,再次行经,疼痛未作。

按:痛经病因各异,寒热虚实不同,倘因中气虚弱,脾胃虚寒,冲任失调,寒积作痛者,使用本方,可收温中祛寒、调理冲任、缓急止痛之功。

【方论】

(1)金代成无己《伤寒明理论》:脾者,土也,应中央,处四脏之中,为中州,治中焦,生育荣卫,通行津液。一有不调,则荣卫失所育,津液失所行,必以此汤温建中脏,是以“建中”名焉。胶饴味甘温,甘草味甘平,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建脾者,必以甘为主,故以胶饴为君,甘草为臣。桂辛热,辛,散也,润也,荣卫不足,润而散,芍药味酸微寒,酸收也,津液不运,收而行之,是以桂、芍为佐。生姜味辛温,大枣味甘温,胃者卫之源,脾者荣之本。卫为阳,不足者益之必以辛;荣为阴,不足者补之必以甘,辛甘相合,脾胃健而荣卫通,是以姜、枣为使。

或谓桂枝汤解表而芍药数少,建中汤温里而芍药数多,殊不知二者远近之制,皮肤之邪为近,则制小其服也,桂枝汤芍药佐桂枝同用散,非与建中同体尔;心腹之邪为远,则制大其服也,建中汤芍药佐胶饴以健脾,非与桂枝同用尔。

(2)元代李杲《脾胃论》:《伤寒论》云“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以芍药之酸于土中泻木为君;饴糖、炙甘草温补脾养胃为臣;水挟木势亦来侮土,故脉弦而腹痛,肉桂大辛热,佐芍药为退寒水;姜、枣甘辛温,发散阳气,行于经脉、皮毛为使。建中之名,于此建焉。

(3)明代许宏《金镜内台方议》:建中者,建其脾也。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建中之味甘也。阳脉涩,阴脉弦者,为中虚内寒也。心中悸者为气虚,烦者为血虚。故用胶饴为君;甘草、大枣为臣,以甘佐甘缓之也;白芍药之酸,能收敛脾气,而益其中,故用之为佐;桂枝、生姜之辛,以散余邪而益气也。

(4)明代吴昆《医方考》:伤寒腹中急痛者,此方主之。腹中急痛,则阴阳乖于中,而脾气不足矣,故立建中汤。桂肉与桂枝不同,枝则味薄,故用之以解肌;肉则味厚,故用之以建里。芍药之酸,收阴气而健脾。生姜之辛,散寒邪而辅正。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故用甘草、大枣、胶饴以缓急痛。又曰:呕家不可用建中,为甘也。则夫腹痛而兼呕者,又非建中所宜矣。

(5)清代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小建中者,桂枝汤倍芍药而加胶饴也。桂枝汤扶阳而固卫,卫固则荣和。倍芍药者,酸以收阴,阴收则阳归附也。加胶饴者,甘以润土,土润则万物生也。建,定法也,定法惟中,不偏不觉,王道荡荡,其斯之谓乎!

(6)清代张璐《伤寒缵论》:桂枝汤方中,芍药、桂枝等分,用芍药佐桂枝以治卫气;小建中方中加倍芍药,用桂枝佐芍药以治营气,更加胶饴以缓其脾,故名之曰建中。则其功用大有不同耳。

(7)清代罗美《古今名医方论》:桂枝汤为治表而设,佐以芍药者,以自汗故耳。自汗本表证,而所以自汗者因于烦,烦则由里热也。此汤倍芍药加胶饴,名曰建中,则固为里剂矣。然由伤寒内虽发,而外寒未除,势不得去桂、姜,以未离于表,而急于建中,故以小名之。其剂不寒不热,不补不泻,惟甘以缓之热,微酸以收之,故名曰“建”耳。

所谓“中”者有二:一心中悸而烦,烦则为热,悸则为虚,是方辛甘以散太阳之表,酸苦以滋少阴之虚,是建中之宫城也;一腹中急痛,急则为热,痛则为虚,是方辛以散厥阴之邪,甘以缓肝家之急,苦以泻少阳之火,酸以致太阴之液,是建中州之都会也。若夫中气不足,劳倦所伤,非风寒外袭者,《金匮》加黄芪,以固腠理而护皮毛,则亡血、失精之症自宁。此阳密乃固之理也。

(8)清代尤怡《金匮要略心典》:此和阴阳调营卫之法也。夫人生之道,曰阴曰阳,阴阳和平,百疾不生。若阳病不能与阴和,则阴以其寒独行,为里急,为腹中痛,而实非阴之盛也;阴病不能与阳和,则阳以其热独行,为手足烦热,为咽干口燥,而实非阳之炽也。

昧者以寒攻热,以热攻寒,寒热内贼,其病益甚。惟以甘酸辛药和合成剂。调之使和,则阳就于阴而寒以温,阴就于阳而热以和,医之所以贵识其大要也。岂徒云寒可治热,热可治寒而已哉!

或问,和阴阳调营卫是矣,而必以建中者何也?曰:中者,脾胃也,营卫生成于水谷,而水谷转输于脾胃,故中气自立,则营卫流行而不失其和。又,中者,四运之轴,而阴阳之机也,故中气立则阴阳相循,如环无端,而不极于偏。是方甘与辛合而生阳,酸得甘助而生阴,阴阳相生,中气立。是故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

(9)清代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建中者,建中气也。名之曰“小”者,酸甘缓中,仅能建中焦营气也。前桂枝汤是芍药佐桂枝,今建中汤是桂枝佐芍药,义偏重于酸甘,专和血脉之阴。芍药、甘草有戊己相须之妙,胶饴为稼穑之甘,桂枝为阳木,有甲己化土之义。使以姜、枣助脾与胃行津液者,血脉中之柔阳,皆出于胃。

(10)清代吴谦《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是方也,即桂枝汤倍芍药加胶饴。名曰“小建中”,谓小小建立中气,以中虽已虚,表尚未和,不敢大补也。故以桂枝汤调和营卫,倍芍药加胶饴调建中州,而不啜稀粥温服令汗,盖其意重在中虚,而不在伤寒之表也。中虚建立,营卫自和,津液可生,汗出乃解,烦悸可除矣。伤寒浮得脉涩,营卫不足也;沉得脉弦,木入土中营卫不足则表虚,木人土中则里急,表虚里急,故亦以此汤主治也。呕家不可用,谓凡病呕者不可用,恐甜助呕也。

(11)清代费伯雄《医方论》:肝木太强,则脾土受制,脾阳不远,虚则寒生,阴气自凝,阳气日削,故见肠鸣、泄泻、腹痛等症。小建中汤之义,全在抑木扶土,当从吴氏之说,用肉桂而不用桂枝。肉桂温里,桂枝解表,用各有当也。且肉桂性能杀木,合芍药以制肝。又用姜、枣、甘草、饴糖之甘温以补脾,斯中州之阳气发舒而阴寒尽退矣。

(12)清代张秉成《成方便读》:合三条观之,则知此方之治中虚木贼之病可知。然前二条既冠以伤寒二字,则知其肝脾虽病于里,而外寒仍留于表之意;后一条则纯是肝脾为患,肝有相火,故现出种种诸证。

桂枝得生姜可以散表,桂枝得白芍可以平肝,是以仲景桂枝汤一方,外散风邪而救表,内伐肝木以防脾。足见仲景之方,并不拘定用法。但此方因土虚木克起见,故治法必以补脾为先。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故以饴糖、大枣、甘草之甘缓,小小建其中脏,然后桂枝、生姜、白芍出表入里,随病势而各奏其长。况生姜、大枣有协和营卫之妙,白芍、甘草具安脾止痛之神。立方之意,真亦神化极矣。

【方歌】小建中汤芍药多,桂姜甘草大枣和。更加饴糖补中脏,虚劳腹冷服之瘥。

— THE END —

1、文源:本文摘自《中医实用经典100方》河南 科技 出版社出版 主编/姚建平 李青雅 编校/小竹茹

2、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四物汤和桃红四物汤

第二节 补血剂

补血剂,适用于血虚之证。代表方如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归脾汤等。

四物汤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组成】白芍药(9g) 川当归(9g) 熟地黄(12g) 川芎(6g),各等分

【用法】每服三钱,水盏半,煎至七分,空心热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血调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无华,或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舌淡,脉细弦或细涩。

【证治机理】本证乃营血亏虚,冲任虚损,血行不畅所致。营血不足,不能上荣,故头晕目眩。心主血,藏神,其华在面;肝藏血,藏魂,其华在爪。心肝血虚则心悸失眠,面色唇甲无华;妇人肝血不足,冲任虚损,加之血行不畅,故月经量少甚或闭经,脐腹疼痛。脉细弦或细涩,为营血亏虚、血行不畅之象。治宜补养营血为主,辅以调畅血脉。

【方解】方中熟地甘温味厚,入肝肾,质润滋腻,为滋阴补血之要药,用为君药。当归补血和血,与熟地相伍,既增补血之力,又行营血之滞,为臣药。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与地、归相协则滋阴补血之力更著,又可缓急止痛;川芎活血行气,与当归相协则行血之力益彰,又使诸药补血而不滞血,二药共为佐药。四药合用,共成补血调血之功。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以本方治疗外伤瘀血作痛,《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本方治疗妇人诸疾。是方以熟地厚润滋腻之性为生营血之“基”,伍当归和血入心则“变化而赤是谓血”,又取白芍酸敛入肝而使所生之血藏于肝,更借川芎辛行之长而使营血畅于周身。此虽属“线性”取类之描绘,确可品悟前人精妙配伍之神韵,遂后世皆谓本方乃补血调血之基础方。

【配伍特点】阴柔辛甘相伍,补中寓行,补血不滞血,行血不伤血。

【运用】本方原治外伤瘀血作痛,后用治妇人诸疾,今多作补血调血之基础方。以头晕心悸,面色、唇爪无华,舌淡,脉细为辨证要点。

原方四药各用等分,意在补血调血并行,主治“伤重,肠内有瘀血者”。然后世多以四物汤为补血之剂,重用熟地黄以增强滋补营血之功;少用川芎,取其活血化瘀,意在补而不滞。《蒲辅周医疗经验》云:“此方为一切血病通用之方。凡血瘀者,俱改白芍为赤芍;血热者,改熟地为生地。川芎量宜小,大约为当归之半,地黄为当归的两倍。”此则亦可窥“方之精,变也”之一斑。

【附方】

1.胶艾汤(《金匮要略》,又名芎归胶艾汤)

芎䓖 阿胶 甘草各二两(各6g) 艾叶 当归各三两(各9g) 芍药四两(12g) 干地黄四两(12g) 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内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作。

功用:养血止血,调经安胎。主治:妇人冲任虚损,血虚有寒证。症见崩漏下血,月经过多,淋漓不止;产后或流产损伤冲任,下血不绝;或妊娠下血,腹中疼痛。

2.圣愈汤(《医宗金鉴》)

熟地七钱五分(20g) 白芍酒拌,七钱五分(15g) 川芎七钱五分(8g) 人参七钱五分(15g) 当归酒洗,五钱(15g) 黄芪炙,五钱(15g) 水煎服。功用:益气,补血,摄血。主治:妇女月经先期而至,量多色淡,精神倦怠,四肢乏力。

3.桃红四物汤(《医垒元戎》录自《玉机微义》,原名加味四物汤)

即四物汤加桃仁(9g) 红花(6g)(原著本方无用量) 水煎服。功用:养血活血。主治:血虚兼血瘀证。症见妇女经期超前,血多有块,色紫稠黏,腹痛等。

4.补肝汤(《医学六要》)

当归 生地 芍药 川芎 酸枣仁 木瓜 甘草(各10g)(原著本方无用量) 水煎服。功用:养血柔肝,活血调经。主治:肝血不足。症见头目眩晕,少寐,月经量少,以及血不养筋,肢体麻木,小腿转筋。

【鉴别】胶艾汤、圣愈汤、桃红四物汤、补肝汤均由四物汤加味而成,属补血调血之剂。胶艾汤较四物汤多阿胶、艾叶、甘草,侧重于养血止血、调经安胎,主治妇女冲任虚损、崩漏下血及胎动不安之证;圣愈汤是四物汤加人参、黄芪而成,侧重于补气摄血,适用于妇女气血亏虚、气不摄血之月经先期、量多色淡之证,实为气血双补剂;桃红四物汤是在四物汤的基础上加桃仁、红花,因此偏重于活血化瘀,适用于血瘀诸症;补肝汤是四物汤又加酸枣仁、木瓜、甘草,故又有养血安神及舒筋缓急之效,适用于血虚所致少寐或肢麻转筋之症。

【方论选录】血不足者,此方调之。气、血,人身之二仪也。天地之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人与天地相似,故阴血难成而易亏。是方也,当归、芍药、地黄,味厚者也,味厚为阴中之阴,故能生血;川芎味薄而气清,为阴中之阳,故能行血中之气……若上下失血太多,气息几微之际,则四物禁勿与之。所以然者,四物皆阴,阴者天地闭塞之令,非所以生万物者也,故曰禁勿与之。(吴昆《医方考》卷三)

【医案举例】汪石山治一妇,产后未经满月,怒气,血流如水,三日方止。随又劳苦,四肢无力,睡而汗出,日晡潮热,口干,五心如炙。诸医皆用柴、芩、薄荷之类,其热愈炽。诊其脉弦大无力,此蓐劳也。以四物汤一两,入胡黄连、秦艽、青蒿各五分,数服热退身凉。后以黄连八珍丸一料而安。(《古今医案》卷九)

【方歌】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八珍合入四君子,气血双疗功独崇,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补方雄。

四物汤

凡伤重肠内有瘀血者用此。

白芍药    川当归    熟地黄    川芎

上等分,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空心热服。

理血之剂

《元戎》加味四物汤:治瘀血腰痛。

本方加桃仁、红花。

按:此厥阴例药也。

4条大神的评论

  • avatar
    访客 2022-10-04 上午 08:10:12

    减】脉右坚有力,体不虚者,去人参、茯苓;吐酸水、脘痛者,加吴萸;脉微细,阳伤者,去黄连、川楝子,加淡附片;泄泻者,去黄连、川楝子、川椒,加白术、木瓜、荷叶、甘草。【体会】《内经》称“阳明为阖”,阖则无可乘之隙。若阳明之虚,空洞若谷而不阖,则厥阴风

  • avatar
    访客 2022-10-04 下午 01:30:07

    血过多,又加天气严寒,而腹中疼痛,痛时自觉肚皮向里抽动。此时,必须用热物温暖,方能缓解。切其脉弦细而责,视其舌淡嫩,苔薄。辨为血虚而不养肝,肝急而刑脾,脾主腹,是以拘急疼痛,而遇寒更甚。为疏:桂枝10g,白芍30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7枚,当归10g,饴糖40g(烊化)。此

  • avatar
    访客 2022-10-04 下午 12:14:24

    去连、夏、丹、姜、茹,加瓜蒌皮、杏仁、枇杷叶;脉数,按之涩,腹痛,呕吐,痧秽格拒者,去郁、连、茹、丹、姜,加豆蔻、桔梗、广皮;舌黄,微渴,痰多咳逆,食下欲噎,病在肺胃者,去连、茹、夏、丹、姜,加杏仁、枇杷叶、瓜蒌皮。【体会】此为苦辛泄降,以宣泄肝火之法。用栀子豉汤加郁金以宣上焦肺气;用黄连之苦降,

  • avatar
    访客 2022-10-04 上午 11:26:14

    、脉弦。《内经》云,“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呕吐酸,皆属于热”。故治宜泄肝以止痛。川楝、延胡为金铃子散,一泄气分之热,一行血分之滞,为治热厥心痛佳剂;川连、吴萸为左

发表评论